西浦-集萃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是根据《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关于推进人才联合培养的实施意见》发起,由西浦导师、利物浦导师与西浦认证的产业界导师组成的联合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业,被项目成功录取的学生将享受减免学费的政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依托高校与企业丰富的产业资源、高精尖的科研设备和多元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共同培养兼具专业知识、行业造诣、融合创新、创业引领的高端复合型行业精英,支持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凯美瑞德公司作为金融科技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创新、高端人才联合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今年公司在联合培养的硕士生中,成功推荐首名硕士研究生刘雨晴参与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将公司发展遇到的关键性、创新性项目需求转化成博士生研究课题,利用高校学术资源和公司实践平台完成课题研究,持续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达成企业、个人、高校三方共赢目标。
刘雨晴是苏州科技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公司基础研发中心实习。谈起刚进入公司的状态,她说当时的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茫然。作为已经有两年金融硕士学习经历的学生,基础的金融理论都学习过,但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她却不知道自己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实践出真知
“在读书期间,能真正接触到金融市场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我经常在想,我学到的东西究竟是如何创造出价值的?”刘雨晴说道。而这段实习经历正好提供了沟通学校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是为银行提供资金管理解决方案,而银行又是金融市场里关键的中枢。所以从公司推出的众多产品中,就能具象化的还原出这个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枢纽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只有当知识真正投入到实践应用中,才能理解书本上的内容意味着什么,如果只是抱着学校里的书本纸上谈兵,不免一叶障目,难见泰山。
“能接触到公司这样的平台,我觉得十分幸运。相较于银行等其他工作,在这里我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成本,就能身临其境的接触到银行的大多数应用场景。在工作过程中,只要细心和耐心,学生时期的一些困惑迎刃而解,也能观察到目前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这样的专业实践过程点燃了我想在金融领域继续深耕的热情。”
到底是寻求安稳,还是继续前行?
在知道有申请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机会时,刘雨晴正面临就业的抉择。“大多数和我一样的硕士毕业生都去银行了,公务员和编制上岸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工作都非常安稳,但尴尬的是,这样的工作并不需要一个研究生文凭就可以做好。直线的人生让我觉得自己在学术领域的探索不该到此为止,我希望我将来的发展是一条有无限可能的曲线。”
“我不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安稳,对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么一个优秀的平台,让我能看到够多突破的可能性。公司最吸引我的是,这里不仅能接触到真实的金融场景,而且能使用领先的算法、软件甚至AI技术。这里是真实的金融战场,更有最先进的武器。”
通过此次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将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这一举措旨在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
相关推荐
-
再树标杆︱凯美瑞德国际化技术方案落地某外资商业银行
-
双誉加冕丨凯美瑞德再获两项信创领域殊荣
6月12日,由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2024苏州市信创技术创新成果交流会”成功召开。凯美瑞德凭借在信创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创新实力,入选“苏州市信息技术创新服务资源池单位”,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VIVA-TCM资金交易与风险管理系统”入选《苏州市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应用推广目录》,再次获得业内肯定和认可。
-
凯美瑞德与华为云完成产品兼容性互认证
近日,凯美瑞德(苏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美瑞德”)自主研发的“VIVA-TCM资金交易与风险管理系统 V5.0”与华为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云”)的“GaussDB”、“公有云平台”顺利完成产品兼容性互认证,并获得华为云授予的两份《技术认证书》。
-
荣获"第五届全球金融科技创业大赛"两项大奖,凯美瑞德再获业界认可
近日,“第五届全球金融科技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在京拉开帷幕,凯美瑞德作为全国50强优胜企业受邀参赛,并在总决赛中,凭借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赛道突出的创新能力和领先技术,斩获“第五届全球金融科技创业大赛十强”及“优胜奖”两项殊荣,得到现场专家评审及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可。
-
开年喜讯 | 信创工委会发来感谢信
日前,凯美瑞德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创工委会”)的感谢信,信中对凯美瑞德积极参与金融信创工作生态构建及专家人员、技术协助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